找到相关内容857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惟因老和尚禅七开示

    小的叫茶杯,无真实意义,勉强立名,本质都是地、水、风、火。本来面目,何分男女老幼,但世间法男子不能跑到女厕去。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用功用到豁达空,若无明眼人指点,就...

    惟因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431590728.html
  • 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兼论印顺导师由缘起性空论以证成“一乘究竟”的可能性

    与“缘起论”在本质上就是不相容的。   中观与唯识学者针对后期大乘经中的如来藏,极力要将其会通为法性、空性、心本净性等,维持其系无为法的特质,以免漂离了缘起论的佛法主轴,这是不难理解的。但这绝对无法...佛法本质,出入去取于诸家学说,而建立“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如前所述,“缘起性空”论,不可能证成“成佛的必然性”,而只能证成“成佛的可能性”。因此照理说,他应该会是主张“三乘究竟”论的。但是从《成佛之道...

    释昭慧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543490898.html
  • 异种基因转殖的伦理争议及佛法观点

    认为众生(包括动物在内)皆为因缘生法,因缘条件和合则生,因缘条件离散则灭,此中无有常恒不易、独立自存而真实不虚的自性(梵 svabhāva ,即本质: substance )可言,故“人”或“猫”、“...

    释昭慧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544590914.html
  • 互动中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辩证地阐述了佛教与印度教的关系,指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提出了佛教并非印度教支派的观点。反应强烈,赢得了在场的印度学者一个个争先恐后、登台大抒己见与我辩论的机会。争辩虽然很激烈,但气氛却非常活跃。...

    成建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0291529.html
  • 唐代寒山体的内涵、形成原因及后代接受

    体时是否应该纳入纯粹音韵和形式的考量呢?这个问题或有一定的讨论空间。但考虑到寒山诗的非诗性,“云不识蜂腰,仍不会鹤膝。平侧不解压,凡言取次出”是其普遍表现,也体现了寒山诗的本质特点,因此即使寒山诗存在...

    罗时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0991545.html
  • 晚明天主教与佛教的冲突及影响

    千差万别的现象表现出来,犹如“月印万川”一般,故有“青青翠竹,总是法身”[39]之说。这是天主与佛的本质区别。袾宏并不了解这个差别,所以才会将本体的天主当成现象界的忉利天王;而耶稣会士虽然也指出了袾宏之说...

    马晓英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1091549.html
  • “吓唬”和“勾引”不是真正的佛

    是什么?   秦麦洛桑活佛:他熄灭了自我的状态,因此觉悟了。觉悟是他完全的悟出了万物和生命的本质,这样讲只是个概念性的认识,所以我这样讲出来就好比我们说什么叫甜,在人们不知甜的滋味之前肯定是没有什么...

    西藏秦麦洛桑活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1291555.html
  • 解严后新兴台湾佛教教派的理念及其形成原因

    迦叶的某些言论,他都会提出批判,他的〈阿难过在何处〉即为一例。所以只看到导师对中国佛教的批判,是不够的,要看到他对整个印、中、南传、藏传佛教史,依于『本质的佛法』所作的思择,才能体会他的智慧与慈悲,以及...

    杨惠南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2291832.html
  •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活动之研究

      5.3.2 教学方法╱100   5.4 对寺院教育的评估╱101   第六章 译经活动的形成与发展╱103   6.1 汉译佛典的本质╱104   6.2 佛经汉译的初创╱107   ...

    粘凯蒂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110791948.html
  • 论王船山的天道观

    交际之时,人与世界现实地显现——人与世界显现而在——人与世界现-在!现-在,即人与世界的显现原本就是现在的题中应有之义。“现在”这一命名本身就含藏了最源始的时间现象和人与世界之显现的本质关联:最源始的...人物而一之也”之“一”。后者的“一”乃是将物之性、人之性当作对象之物以“观之”,从而在主客两分的前提之下从客体中抽取出作为普遍的“共相”——这正是西方近代以降占主流的形上学及程朱理学所熟悉的本质主义的...

    刘梁剑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5692086.html